当前,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,大部分企业都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。当数据如同春雨,渗透到企业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中时,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概率将会提高,对此一部分企业采取了"Cloud First"甚至"Cloud Only"策略。
伴随云、大数据、AI等新技术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容器技术替代传统虚拟化技术,从而满足企业业务的敏捷性、弹性、个性化和智能化要求。比如,一家国内排名前十的商业银行,过去在互联网应用开发和测试中大量使用虚拟机,数千个虚拟机除了运维管理复杂外,对IT设备需求量也极高。如今该开发团队探索采用容器技术,项目开发进度和效率大幅提升,只用几台设备就满足了资源需求。
透过上面金融行业的例子,容器的价值可见一斑,而归纳起来,容器技术具有三大优势。首先,容器不"挑食",可以做到与环境无关的标准化交付,应用不对环境产生依赖,非常适合当前混合云环境,方便企业充分利用包括公有云、私有云在内的各种资源;其次,容器好"生养",与虚拟机方式相比,容器创建、运行和消亡等过程对于基础设施的资源需求大幅降低,有效节省了硬件采购成本;第三,容器更"敏捷",能够做到快速启动、扩容、缩容、销毁,可以帮助业务在市场中更加快速、灵活的匹配需求,大幅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。
不过,容器虽然用起来很爽,但容器产品从安装部署到应用的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。市面上开源的容器存储,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专业人力和时间成本在安装、部署、调优等基础环节上。另外,用户还需要担心容器和存储的对接之后的管理运维,甚至担心自己的数据会丢失。这一切构成了当下容器应用的鸿沟,让企业处在了"想用但不敢上"的两难局面。
显然,很多企业虽然基于容器构建了自己的新一代计算支撑平台,但依然缺少一个稳定、可靠、经过实践检验的数据存储基座。存储厂商需要提供简单、高效、安全、标准的容器存储,帮助企业扫除容器应用的阻碍。
CSI容器存储接口 企业跨入云时代的"通行证"
据浪潮存储工程师介绍,当前存储系统管理领域存在多种接口,包括适配K8S和云原生的容器存储接口CSI、用于不同物理位置计算机管理的IPMI接口、基于TCP/IP协议能够屏蔽不同物理设备差异的SNMP接口、提供统一管理界面的SMI-S接口、DMTF协会发布的Redfish接口、SNIA协会发布的Swordfish接口、NVMe管理接口NVMe MI接口等等。众多接口看似"乱花渐欲迷人眼",实则各自有各自的应用场景,其中CSI得益于容器应用高速发展的驱动,站上了云原生时代的C位。
早在2019年浪潮存储就洞察到"数据量爆发式增长、数据种类日益丰富、数据价值重新定义"的新数据时代的到来,提出"一套存储平台,一个数据中心"的存储即平台的理念,通过存储提供广泛的兼容性、互操作性,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对接需求。面对蓬勃发展的容器新应用,浪潮存储开发了CSI容器存储接口以支撑用户云化新应用的轻量化部署,打造"容器+存储"的黄金组合。浪潮基于"CSI容器存储接口",能在容器编排引擎和存储系统间建立一套标准的存储调用接口,通过该接口能为容器编排引擎提供存储服务,成为"向下对接存储,向上对接K8s、Swarm、Mesos、Fleet等编排系统"的桥梁。http://www.rrbj01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