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26日,被印方逮捕的中国手机企业vivo印度公司的3名高管,在新德里地方法院出庭。印度当局此前以所谓“洗钱”为由逮捕了这3人。近年来,在印众多中资企业频频遭到印方以“洗钱”等各种莫须有的理由进行调查,并受到追缴税款、扣押资产、冻结银行账户等处罚。这次是印方第三次对vivo发难,其此前两次“调查”并未得到想要的结果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法庭庭审过程中,印度检方竟然向法官提交了一封密信,要求法官只能自己看里面的报告,然后根据这一报告作出裁决。多名中国学者27日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印度检方在vivo案件庭审中的行为是明目张胆的暗箱操作,令人瞠目结舌。印度检方提交的密信很可能是印方为打压vivo准备的见不得光的材料,说明此次审判注定不会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司法较量,而是赤裸裸的泛安全化的表现。
印检方在庭审中的离奇行为
日前,印度打击金融犯罪的机构以打击金融犯罪为由逮捕了vivo印度分公司的临时首席执行官、首席财务官以及1名外聘顾问,其中临时首席执行官为中国籍。《印度教徒报》26日报道说,新德里地方法院当天对涉案的3人进行了审理。根据印度检方提出的申请,主审法官斯瓦米决定对3名被告的羁押期限延长两天至12月28日。
对此次庭审,印度多数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简短报道,而有美国媒体则透露出庭审的一些细节。据该媒体报道称,3名被告被带至法庭后,控辩双方在法官面前“进行了长达约3小时的激烈辩论”。报道称,尽管当天印度全国放假,法庭大楼内本应门可罗雀,但该案仍吸引了众多旁听者,法官甚至不得不命令与案件无关人员离开法庭。庭审一开始,检方律师立即要求法官下令延长3名被告的羁押期限,但这一要求遭到辩方律师的反对。辩方律师认为,对3名被告的羁押是“非法拘留”,要求法官判令立即释放,他同时还要求检方详细说明进一步拘留的理由。
报道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细节。报道称,在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时候,检方突然向法官提交了一封密封的信件,并要求法官必须自己单独阅看其中的报告,并就拘留期限问题做出裁决。可是辩方律师强烈反对检方这一举动,认为“这有悖于常理”。法官对检方此举也感到莫名其妙。当法官询问为什么报告要密封时,检方提到案件的敏感性和其中涉及的“外国因素”。控辩双方就能否公开这份报告争论了一个多小时,最终法官表示将在休庭时查看这份报告,然后决定是否可以与被告方分享。休庭15分钟后,法官决定允许辩方律师可以获得信封中报告的复印件,但这一决定再次遭到检方的反对。最终经过几番争吵,检方退了一步,但要求法官不允许分享信封中包含“敏感信息”的U盘内的内容,法官同意了这一要求,表示只有文字报告可以分享。
在双方律师的反复辩论之后,法官最终决定将对3人的羁押期再延长两天,并为控辩双方分享报告附加了条件,即双方都应保守报告的机密,任何一方都不得在公共场合讨论该报告内容。
对于此次庭审,vivo公司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目前在诉讼期间,不方便回应。
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27日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印度检方向法庭提交的密信中可能是印方为打压vivo准备的见不得光的材料。印度国家机器的介入让人清楚地感觉到,今后vivo等中企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上,难度前所未有地增加了。
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印检方的行为使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,把原来的法律争执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,使vivo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。http://www.rrbj01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