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基建政策的加持下,拥有巨大潜力的充电桩市场受到了众多资本的追捧,一批新技术、新模式开始加快落地和应用。
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: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,拓展5G应用,建设充电桩,推广新能源汽车,激发新消费需求、助力产业升级……充电桩第一次被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紧接着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《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》,其中“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保障能力”,成为关键性目标之一。
在此背景下,从2019年9月到今天,朗新科技“新电途”接入的公用充电桩数量已突破十万个,占全国公用充电桩市场的13%左右;而通过自有入口、支付宝以及高德地图等亿级流量入口提供的增值服务,让用户在安全高效充电之余,尽享数字生活带来的更多便利。
[新能源汽车充电示意图]
新能源汽车充电示意图截止2020年底,全国充电桩数量约150万个,其中公用桩近80万个。而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却是492万辆。尽管中国的充电桩数量位列全球第一,但我国的车桩比、特别是公用桩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,特别是在我国中、西部地区。
按照工信部的整体规划,到2030年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6420万辆,按照1:1的车桩比例目标来看,我们在未来的9年时间里,还需建立6千余万个充电桩,在这条新基建的发展道路上,我们其实刚起步……面对当下,如何合理的利用、发挥既有充电桩、特别是公共充电基础设置,成为应对窘境的根本之道。
在市场空间和政府扶持的双重引导下,电力运营企业和科技巨头也纷纷参与角逐。http://www.rrbj01.com/